数据安全的威胁及防护技术

12.30数据安全的威胁及防护技术.jpg

威胁数据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比较常见:

1)硬盘驱动器损坏:一个硬盘驱动器的物理损坏意味着数据丢失。设备的运行损耗、存储介质失效、运行环境以及人为的破坏等,都能造成硬盘驱动器设备造成影响。

2)人为错误:由于操作失误,使用者可能会误删除系统的重要文件,或者修改影响系统运行的参数,以及没有按照规定要求或操作不当导致的系统宕机。

3)黑客:入侵者借助系统漏洞、监管不力等通过网络远程入侵系统。

4)病毒:计算机感染病毒而招致破坏,甚至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计算机病毒的复制能力强,感染性强,特别是网络环境下,传播性更快。

5)信息窃取:从计算机上复制、删除信息或干脆把计算机偷走。

6)自然灾害。

7)电源故障:电源供给系统故障,一个瞬间过载电功率会损坏在硬盘或存储设备上的数据。

8)磁干扰:重要的数据接触到有磁性的物质,会造成计算机数据被破坏。

防护技术编辑 播报

计算机存储的信息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重要,为防止计算机中的数据意外丢失,一般都采用许多重要的安全防护技术来确保数据的安全。常用和流行的数据安全防护技术如下:

1)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是指把多个类型、容量、接口甚至品牌一致的专用磁盘或普通硬盘连成一个阵列,使其以更快的速度、准确、安全的方式读写磁盘数据,从而达到数据读取速度和安全性的一种手段。

2)数据备份

备份管理包括备份的可计划性,自动化操作,历史记录的保存或日志记录。

3)双机容错

双机容错的目的在于保证系统数据和服务的在线性,即当某一系统发生故障时,仍然能够正常的向网络系统提供数据和服务,使得系统不至于停顿,双机容错的目的在于保证数据不丢失和系统不停机。

4NAS

NAS解决方案通常配置为作为文件服务的设备,由工作站或服务器通过网络协议和应用程序来进行文件访问,大多数NAS链接在工作站客户机和NAS文件共享设备之间进行。这些链接依赖于企业的网络基础设施来正常运行。

5)数据迁移

由在线存储设备和离线存储设备共同构成一个协调工作的存储系统,该系统在在线存储和离线存储设备间动态的管理数据,使得访问频率高的数据存放于性能较高的在线存储设备中,而访问频率低的数据存放于较为廉价的离线存储设备中。

6)异地容灾

以异地实时备份为基础的高效、可靠的远程数据存储,在各单位的IT系统中,必然有核心部分,通常称之为生产中心,往往给生产中心配备一个备份中心,改备份中心是远程的,并且在生产中心的内部已经实施了各种各样的数据保护。不管怎么保护,当火灾、地震这种灾难发生时,一旦生产中心瘫痪了,备份中心会接管生产,继续提供服务。

7SAN

SAN允许服务器在共享存储装置的同时仍能高速传送数据。这一方案具有带宽高、可用性高、容错能力强的优点,而且它可以轻松升级,容易管理,有助于改善整个系统的总体成本状况。

8)数据库加密

对数据库中数据加密是为增强普通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一个安全适用的数据库加密平台,对数据库存储的内容实施有效保护。它通过数据库存储加密等安全方法实现了数据库数据存储保密和完整性要求,使得数据库以密文方式存储并在密态方式下工作,确保了数据安全。

9)硬盘安全加密

经过安全加密的故障硬盘,硬盘维修商根本无法查看,绝对保证了内部数据的安全性。硬盘发生故障更换新硬盘时,全自动智能恢复受损坏的数据,有效防止企业内部数据因硬盘损坏、操作错误而造成的数据丢失。

数据异地备份产品及方案请致电成都吉福汇”,全国服务热线:400-028-4366/028-85538251